第一篇: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读后感
《上帝掷骰子吗》是曹天元在2013年9月所发布的一篇文章,文章以具有趣味性的形式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直观,有趣的量子物理简史。
这本书一共有十二章,讲述了从经典物理学开始,逐渐演化成现代物理学(量子力学)的全过程:从牛顿的万有引力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,这其中不免会有难懂的物理公式,但是,这本书里的公式大多数都是可以跳过的,这使我能够轻而易举的把整篇文章给读完。
在这本书里,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泡利,他是20世纪初的一位著名的科学家,是海森堡的老师,除此之外,他还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、创始人之一。最有名的是他的脾气,他的脾气啊,可以用一句话形容:骂天骂地骂空气。有人曾说:他的一生只敬重两个半人,分别是波尔、索末菲和海森堡。正是因为他的性格,才造就了许多的物理学家去不断的探索神秘的量子力学,比如在薛定谔与他的对话时,他就像一个浑身长满刺的刺猬一样不停的“挑刺”,说他(薛定谔)的回归经典的思想是错的,但是他们最终谁也没法说服谁。从这点就可以看出泡利的性格就像一个火药桶,一碰就炸,一旦炸了,就会和他争论不休,直至一方妥协。
在这本书里,我还有一个最喜欢的人是海森堡,他同样也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、创始人之一,他是泡利的学生,他发现了不确定性原理与矩阵力学,这在量子力学的发展史上同样是重要的。
这本书的内容涉及了很多的学科,包括:数学、物理、历史。可是,他却并没有让我头疼,而是用了一种巧妙的方法把他们变得有趣生动,使得我们能够通俗易懂的理解量子力学,我深深为我如此巧妙的理解了量子力学所骄傲。
第二篇: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读后感
从小,我就对身边的一切都特别有兴趣,天上飞的,地上爬的,水里游的,我总要去一探究竟。就在昨天,在乡下爷爷家的院子里,我对一块石头产生了兴趣,于是拿着小锤子敲啊敲,就是想砸碎了看看里面到底是怎样的……
正是这样,在一串长长的书单里,妈妈指着《上帝掷骰子吗》推荐给我说:“这一定是你喜欢的书!”还说我最喜欢的科幻小说《三体》就是参考了这本书写成的。这下彻底激发起我读书的兴趣,我迫不及待地下单了这本书。
拿到书后我傻眼了——“量子物理史话”?四十一万多字?我的热情有点跑掉了。还好,当我开始看以后,渐渐地像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。
首先,吸引我的是书中一个个人类科学史上闪闪发光的物理学家们的故事:发现电磁波却英年早逝的赫兹,26岁提出光量子假说的爱因斯坦,突破量子力学的海森堡……对这些人类科学史上的巨人进行了很多有趣的介绍,这些科学家是人类中最聪明的人,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独特又精彩,所以格外引人入胜。特别是“饭后闲话”这个故事后的故事,更是让我在读到深奥的物理语段时,激发了阅读的兴趣。让我明白:啊,这些了不起的天才们也是可爱的普通人。
故事中穿插着介绍了量子物理史的发展,这些我就不怎么看得懂了。不过,我对书中介绍原子模型的探索印象深刻。原来,人们认为原子中没有电子的存在,直到1897年汤姆逊在研究阴极射线时,才发现了,于是,伟大的想象力展现了这样的场景:原子呈球状,带正电荷,而带负电荷的电子则一粒粒地“镶嵌”在这个圆球上……1911年,卢瑟福发表了他的模型:原子核仿佛太阳,电子仿佛行星围着“太阳”……几年后,波尔提出了“电子跃迁”:把电子的所有轨道可以想象成一级级台阶……这个漫长的过程就像跑道上的接力赛,科学家们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获得了漂亮的成绩,看得我热血沸腾!
现代科学技术,从电脑到激光,从核能到生物技术,哪个领域都离不开量子论。人类探索量子的路程才刚刚开始。正如波尔所说:“如果谁不为量子论感到困惑,那他就是没有理解量子论。”
如果人类继续在量子领域有更厉害的成就,那么现在我们看的像《星际穿越》这样的科幻场景就有可能成为现实了。让我们期待未来科技吧!
第三篇: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读后感
我们一定不要忘记,这样灵感观念的好运气,只有那些刻苦工作和深入思考的人才能得到。——题记
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:“上帝是不会掷骰子的。”科普作家曹天元便围绕这个问题写了这本量子物理史话《上帝掷骰子吗》。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对于光的概念物理学家们之间产生的剧烈争斗。在这期间,量子论诞生了,它曾与一些伟大的对手展开过激烈的交战。它建筑起经天纬地的巨构,却也曾在其中迷失方向而茫然徘徊……
细雨如丝,历史似乎在冥冥中峰回路转,正如同一颗石子落在冬日寂寥的湖面上,在时光的漩涡里晕染开来。大约一百六十年前,量子物理的创始人普朗克出生了。在缪勒的引导下,普朗克迈入了科学的殿堂。八十八岁高龄,身经两次世界大战的他,仍旧抱着坚定不移的决心做着自己的科研工作。洛伦兹佩服于普朗克对科学的热爱,就说了这样一番话:“我们一定不要忘记,这样灵感观念的好运气,只有那些刻苦工作和深入思考的人才能得到。”
在一九二七年著名的第五届索尔维会议上,玻尔想要利用自己的量子力学理论打倒爱因斯坦,而爱因斯坦则说了“上帝是不会掷骰子的”这句话,而玻尔则反驳了爱因斯坦的话。爱因斯坦不服气,于是在一九三零年的第六届索尔维会议上当众做了一个光箱实验,压制了玻尔。玻尔和他的团队开始了研究,并且在第二天有理有据地反驳了爱因斯坦的观点。之后,他们二人依然为着自己的科学观点研究着,并都想击垮对方。
物理学家对科学的热爱和那种不服输的精神实属令人敬佩,这也让我想起了中国健儿在赛场上奋勇拼搏的姿态。雨越下越大,湿润了整个世界。我心潮澎湃,心中就如同那雄浑的大海中的巨浪一般翻腾着……
“兰之猗猗,扬扬其香。不采而佩,于兰何伤”,我知道,只要心怀素履,就不用理会追梦路上是否会有哀歌或离殇。众望所归的杭州亚运会很快就要来临了,我相信,这种精神已经在中国健儿们的心中冲破桎梏,粲然独立。最后,我衷心祝愿中国健儿们能在赛场上展现出自己最好的姿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