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年级下册语文作文第一单元作文家乡风俗(精选7篇)

六年级下册语文作文第一单元作文家乡风俗(精选7篇)
时间:2022-12-21 04:18

  第一篇:六年级下册语文作文第一单元作文家乡风俗

  每逢元宵节,恰好明月当空,处处悬灯结彩,整条大街被照得火炽而美丽,无论是淘气的小孩子,还是年纪大的老人,谁不是脑海中立刻浮现出热闹繁华的画面。

  在灯会上,孩子们个个喜笑颜开,举着各种各样的花灯,在人海中钻来钻去欢呼雀跃,大人们也放下繁忙的工作,拉上亲朋好友来到广场赏花灯。

  广场上,一幅幅灯展都光彩照人,令人陶醉。一抬头看各式各样的花灯像是无数颗星星一样,照耀了整个灯会,到处绚丽多彩,光彩闪烁。他们有的一律是玻璃晶莹剔透,有的清一色是荷花灯,五彩缤纷,有的全是沙灯,半遮半掩,有的通通是元宝灯,灿烂辉煌,有的都是虎灯,气势磅礴,不仅样式上各种各样,连上面的图案都丰富多彩。

  元宵灯会真是热闹非凡,那么花灯的来历是怎样的呢?

  听说花灯起源于汉武帝,每年正月十五日在皇宫设坛祭祀当时最尊贵的太阳神,由于彻夜举行,所以在夜晚里点灯照明。当然,也有一种说法,在佛教从印度传来中国后,道教神仙术与佛教燃灯礼佛的虔诚互相结合,所以,每到正月十五日,到处灯火通明,不管是谁,一律挂灯,形成一个中西合璧的独特习俗。

  天空上也飘着灯,那是有人放孔明灯,许多人许下美好的愿望,随着孔明灯冉冉升起,我的心也随之颤抖,那一盏盏灯载着真挚的情感,暖暖的祝福飞向远方…

  人们的欢笑声久久回荡在广场的上方…它们或许是同孔明灯漂浮在空中,飞向远方…这真是:一夜花灯醉,只缘情意浓。世间有那么多情感,或许都藏在花灯里吧!

  第二篇:六年级下册语文作文第一单元作文家乡风俗

  “小孩小孩你别馋,过了腊八就是年。”那一碗碗美味的腊八粥,预示着新年的到来。

  自古以来,买年货就是年前的“必备节目”。临近春节,店铺热闹,超市热闹,连集市都展示出特别的年味。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。看,那一排排红灯笼映出团圆的模样;听,叮叮当当的风铃随风飘荡;闻,水仙花的清香使人陶醉。那行云流水的对联字幅和惟妙惟肖的窗花,无时不在告诉我们春节即将到来,真是要多热闹有多热闹。

  年越来越近,家里的客人也越来越多。除夕这天,家家户户将各色美食端上餐桌,无论相聚多么遥远,家人都必须赶来大聚一场。家里团团圆圆,一家人吃着年夜饭,观看者精彩的春节晚会,小孩子则在院子里放鞭炮,其乐融融。

  “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”我兴致勃勃玩着鞭炮,看着一个个冲向云霄的窜天猴,听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,何尝不是一种乐趣。

  “3,2,1!”那时震撼人心的倒计时,当“0”喊出时,全城就像苏醒似的,噼里啪啦的声音传遍全城,我激动地点燃烟火,一枚枚如火箭般的烟火点燃了,在空中绽放,红的,绿的,黄的,那绚丽的烟火就像在预示着新的一年,充满着无限美好的希望。

  春节当天,正如同老舍先生写到的,全城都在休息。家中老老小小全部出动,挨家挨户磕头拜年,小朋友的手里拿着满满的压岁钱,脸上笑开了花。

  看完美丽的花灯,猜完一个又一个谜语,年就在欢笑中过完了。上学的上学,上班的上班,家乡又回到了往日的平静。

  年年春风依旧,一年又一年,却又是一个新的开始……

  第三篇:六年级下册语文作文第一单元作文家乡风俗

  俗话说得好:“百里而异习,千里而殊俗”。中元节,俗称鬼节,是我们家乡特别重视的节日之一,也是我记忆最深刻的家乡传统节日。咱们湖南人过鬼节的热情丝毫不比春节要逊色多少,甚至还犹有过之。在鬼节的众多习俗中,我印象最深刻的就要数烧纸钱了吧……

  今天外婆家里,忙得像一锅煮沸的滚粥,有一大堆稀奇古怪的箱子被运进运出。看到这一场景,我不禁大感好奇,迫不及待地想看看箱子里到底是什么。

  妈妈告诉我距离开始活动还有约三个小时。看似短暂的三个小时却犹如三日似的,那耀目的金阳怎么迟迟还不移动呢?

  终于,漫长的三个小时可算是过去了,我们经过了漫长的路程,来到了一片空旷的草地。我同时也注意到,草地还有几处埋着古老的墓碑。那些奇怪的箱子终于被撕开了,我立时惊奇万分、面容呆滞、眼露恐惧之色。那些箱子不管大小,里面都装着各色各样的冥币!

  大家从箱子里取出了不同的冥币,把它们分种类和样式聚集在一起,并在冥币上洒满了犹如恶灵般的灰黑色灵粉(火药),洒满火药的冥币散发出了阵阵刺鼻的气味。准备工作做好了之后,大人们就开始堆冥币了:首先,大人们先把最大型号的冥币按照多边形结构向上堆积,其次才是小的。不一会儿,高大的冥币塔都快有两个我那么高了。那冥币塔给我带来了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威慑力。接下来就是等待吉时的过程,不管是大人们,还是孩子们,都仰望着高大的冥币塔,等待着吉时的到来。当吉时到来时,所有人的脸色都变得凝重了起来,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缓步从人群中走了出来,拿出了火把,小心翼翼地点燃了冥币塔,然后快步跑回了人群当中。随着熊熊火焰慢慢上升,人们面对着壮观冥币塔的默哀也渐渐进入了尾声。漆黑的灰烬无声地掉落,这不仅寓意着送祖上天,也同样寄托着后辈对祖先财源富足的美好愿望!

  随着轻烟缓缓上升,仿佛撑开了一片空间,祖先随着它安详地去了……

  第四篇:六年级下册语文作文第一单元作文家乡风俗

  “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有盛行;在北宋焚香拜月说心愿求月神保平安;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月圆之意;明清以来中秋的风俗更加盛行灯谜、吃月饼、燃灯、玩兔儿斧、祭月等等。”

  如今又迎来一个中秋节。夜幕还没拉下来我们已经坐在阳台上等着月亮升起……

  那晚的月亮可真圆啊,就像一轮金黄明亮的大圆盘,从东方冉冉升起。把皎洁的月光毫不吝啬的洒向大地,它看上去离我们那么的近,仿佛伸手就能够得到。我们欣赏着这美丽的月亮,妈妈给我们端来了月饼,金黄金黄的,就像天上的月亮,我的目光一刻也不敢离开天空生怕一会儿的功夫,明亮的月亮就会溜走了。大家都拿了月饼,放进嘴里,轻轻一咬,香甜可口,大家吃的津津有味,赞叹不已。

  我一边吃着手里的月饼一边听老人们讲那流传千古的故事:“在元朝的时候那,为了反抗元朝廷的暴政,朱元璋带着我们汉族人奋起抵抗,大家相约在八月十五这天起义可又怕让朝廷知道,就把消息写在纸条上,放进饼里,以送饼的名义,偷偷把消息传递出去。最后起义终于成功,为了纪念,之后每年的八月十五,人们都会吃月饼,这样,就出现了中秋节。现在也演变成了人们一家人团圆的节日,每年的这天,在外面忙碌的人,无论身在何处,离家多远,都会千里迢迢赶回家中,跟家人团聚,感受家的温暖和温馨。

  中秋圆月伴着阵阵清幽的桂香被我铭刻在脑海中,无法忘却。

  第五篇:六年级下册语文作文第一单元作文家乡风俗

  我国有许多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,春节也是大家最熟悉并且最喜爱的一个传统节日。

  传说从前有个怪物叫“年”。它喜欢吃人,有一天,它又去吃人的时候反而被人吓住了,匆忙逃了回去。人们便把这一天叫作”过年”。

  快过年的时候,家家户户都忙着贴春联。春联,又称对联。是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“年红”中的一个种类。它以对仗工整、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,抒发美好愿望。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,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,辞旧迎新,也增加了春节喜庆的气氛。

  紧接着,就到大年三十晚上了,也叫除夕夜。这一晚上,大家也忙得不亦乐乎了,一家人动手做了一桌菜,有糖醋里脊,四喜丸子,清蒸鱼等许多好吃的。爸爸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四喜丸子,口水已经流了“三千尺”那么多。妈妈打趣地对爸爸说:”你的眼睛都快长到丸子上了!”爸爸听完,便用手擦了一下口水对妈妈笑了笑。

  要说最热闹的,莫过于新年的第一天,也就是大年初一了。人们早早起来,穿上最漂亮的新衣服,出门去走亲访友,相互拜年,恭祝新年大吉大利。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,有的是族长带同族挨家挨户拜年,有的是朋友相约去拜年,还有的是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,称为“团拜”。春节拜年时,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,祝长辈长寿安康,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,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崇。

  听了我的介绍,你是否更加喜爱春节了呢?

  第六篇:六年级下册语文作文第一单元作文家乡风俗

  我想大家都听说过粽子吧,那你真的了解它吗?

  在前几天我的爸爸妈妈准备带我包粽子,那时我不理解的问他们:“我们为什么要包粽子呀?又这么麻烦!”我妈听后耐心地跟我解释:在战国时期有一位伟大的诗人,因为国君的无能还不听劝,于是屈原悲痛欲绝地跳江自尽了。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,又为了防止鱼儿吃屈原的尸体,就想出了用芦苇叶包住米丢到江里让鱼儿吃。

  听完我妈的解释后,我顿时觉得包粽子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,于是我们将食材准备好后就开始包了,我们打算包的是三角粽,包了咸甜两种口味,我在甜粽子中包了红豆和糖当做配料,而甜粽子中用了一些火腿和肉,我相对来说喜欢吃咸粽子,毕竟谁会拒绝带肉的粽子呢?

  但这粽子中包的不只是食材,包的还是我们子民千年以来对屈原的崇敬与怀念。

  那么同学们你们都有包过粽子吗?包的都是什么?

  第七篇:六年级下册语文作文第一单元作文家乡风俗

  中国的传统节目有很多,如:春节、重阳节、中秋节、端午节、清明节等,其中我最喜欢春节。

  春节,即农庆亲年,俗称过年,一般从腊月二十三的餐灶到正月十五,也有从腊月初八开始,一直过到正月底,其中以除夕和大年初一为高潮。

  我之所以喜欢它,是因为这正是所有家庭聚在一起团圆的好时期,在远方的亲人也会赶回来团聚。吃上一桌年夜饭,热气腾腾,今年过年爸爸给我们做了一桌好吃的饭菜,有泡椒鸡瓜(自制)、牛排(自制),还有炖鱼、炸春卷(自制)等。这一桌子菜把妹妹馋得不得了,还没做完,感觉他们好像快要吃完的样子。做完之后,妈妈说:等等,别着急,咱们先拍张全家福!”妈妈就把我们安排的满满当当。该吃年夜饭了,我坐在饭桌前不知如何下手,看哪个都想吃,但一筷子了来不过来,只好挨个吃。我刚开始下筷子准备吃,妹妹都吃完了。这…这也太快了吧,看来是真的饿了。

  吃完饭,爸爸和伯伯去洗了碗,妈妈和婶婶还有我和妹妹准备包饺子,爷爷和奶奶看着弟弟妹妹。真是谁都不闲着!妈妈在饺子里包了硬币,是要看明天早上谁能吃着硬币,那得看看谁有好运气啦!

  过年这几天可把我累坏了,但是身上的肉是真该减了!

Copyright © 2017 www.zhaowentai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找文台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22014531号-4

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