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篇:我学会了包包子作文600字
吴菲凡
我一回到家,奶奶就端着一个盆子跟我说:“我们一起来包圆圆的包子咯!”我听到就像老虎一样飞奔了过去。
可是,包子怎么包呀?我现在都提出了一个小疑问,奶奶满脸笑容的看着我,轻轻的说道:“我的小孙女呀,包包子是很简单的哦!先把面粉放水搅拌,放上酵母揉成面团状,用盖子盖起来,等它发酵。然后我们再去把猪肉剁成肉末,然后把菜切成条状和在一起。等面粉发酵好了以后再揉一揉,捏成包子的形状就完成了。”“我懂了,”我叫道。
我自信满满地来到包包子的桌子旁,坐了下来,按照奶奶的方法来包包子。啊,好粘!我的手上全都是粘糊糊的包子团,奶奶看了看,笑着说:“加油!”我说:“奶奶,我不想包了,太黏糊了!”“不行哦,”奶奶说道,“坚持就是胜利,来,手上撒点干面粉就不黏了,我相信你可以做到的。”我心里特别不高兴,奶奶好像看穿了我的心事说:“没事的,再试一次,也许这次会成功呢?”于是,我提起精神,按照奶奶叫的方法,在手上撒了点干粉。
我又继续拿着面皮儿揉,我相信我自己是可以做到的,我先拿起一块揉好了的面团,用擀面杖滚来滚去,一会儿就成了一个小马的样子,然后我把肉放了进去,两手抓着两边一点一点叠起来就成了一个包子的形状。哈哈,我终于成功了,虽然我包的包子奇形怪状,有的是“破了肚皮的大叔”,有的是“黄山奇石”,还有的是和铅笔一样细的包子。
奶奶拿着包好的包子拿去厨房蒸着吃,我吃了一口“黄山奇石”,“哇!好好吃啊!”哈哈,虽然它们奇形怪状,可是里面含着浓浓的甜,满满的爱!
第二篇:我学会了包包子作文600字
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蔓延,这个特殊的寒假我没有出过门。
一天中午,妈妈说:“我们吃包子,馅和皮妈妈都弄好了,要不你也来学着包吧。”我一听,太好了!赶紧去洗了手。
厨房里,妈妈先拿起一个面皮在里面加了俩勺馅,之后左手拿着面皮一边转一边捏呀捏,右手跟着一边压馅儿一边转皮。不一会儿,一个漂亮又匀称的包子就做好了。我看了真是羡慕极了,心里想:我也一定要包出漂亮的包子。
可是包包子看起来简单,做起来却非常难。我包了三四个,不是皮破了,就是漏馅儿了。此时,妈妈看到我有些灰心,立即鼓励我说:“第一次没包好没关系,搞清楚了失败的原因,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。”听了妈妈的话,我不由地想起了“铁杵磨针”的故事,粗大的铁杵都能磨成一根细小的针,学会包包子还难吗?于是,我又小心翼翼地包了起来,虽然又失败了几次,但是我始终都没有放弃。终于,我做成了一个包子。虽然没有妈妈包的包子好看,也没有匀称的花边,但总算没漏馅儿。
就这样,我一次次的练习,最后包成了一个圆圆的小包子,一条条匀称的小花边和包子头顶上的褶子好像翘起了大拇指在夸我:“大宝真了不起!”我乐得合不拢嘴,第一时间就把它放进了笼屉中。
等待中,我惦记着笼中的包子;回忆着参与的快乐;思考着成功的秘诀;憧憬着美好的味道。稍许,冒着热气,散发扑鼻香味的包子出现在我眼前,一眼就能看出了我的“杰作”。我尝到了劳动的滋味,也悟出了人生道理:“只要努力,就一定会成功。”
第三篇:我学会了包包子作文600字
新鲜出笼的包子摆上餐桌,个个都香喷喷的,我馋得口水直流三千尺。这可是我劳动的成果,为了学会做包子,我可是花费了好多功夫。
疙瘩面团
看到妈妈做包子,我也跃跃欲试,拿出一大袋面粉,像雪花一样撒在大碗上,然后称了几百克的水,倒入大碗搅拌搅拌。一开始面团太粘太稀了,揉起来感觉糊糊的,我就再加了一点儿面粉,搅拌均匀后,面团干干的,看起来就像“鸡皮疙瘩”。我开始揉啊揉,费了九牛二虎之力,也根本揉不成一个面团,只是揉出一个个小刺猬,没办法,只能再加水这才拯救过来!
调馅儿
包子味道好不好,关键是在于馅料。为了做出美味的包子,妈妈特意买来高山土猪肉。用搅碎机捣碎,然后放入料酒,酱油,蚝油等各种材料,再次搅匀,又放进搅碎机搅得更碎点。等猪肉馅儿从搅碎机里拿出来的时候,一股香气扑鼻而来,我流着口水,差点儿就直接开吃了!“你尝尝看,咸还是淡?”妈妈说道。我用筷子夹了一点肉馅儿,舌尖舔了一下,太淡了!于是就加入盐和酱油,回搅拌机再次搅拌,直到咸淡适宜为止。
做包子
万事俱备,就开始做包子了。先把面团分成几等份,再把每一份擀平,放入馅儿,捏出包子的褶子。我严格按照妈妈教的步骤方法,一步一步捏起来。本以为特别简单的几个动作,谁知道第一个包子就扁扁的,看起来像被压坏的皮球,怎么看怎么不顺眼。虽然包子很丑,不过并没有露馅儿,还是很开心!再次拿起面皮尝试第二个包子。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尝试,我才逐渐掌握做包子的要领,手指累得发酸,总算做出一个好看的包子。
包子带着香气出炉的时候,是我的高光时刻,我耸着鼻子闻了闻,嗯——真香!
第四篇:我学会了包包子作文600字
每刚看到包子就会想起那件事。记得我有一次看见姥姥买回一些肉,胡萝卜和粉条,说要包包子,我一听可高兴了,因为姥姥包的包子又大又香总是让我回味无穷。我心想:“我还不会包,趁此机会好好跟姥姥学学。”
姥姥先把面和好,并放到一旁发面。然后再把肉,胡萝卜,粉条剁碎,放在大碗中依次加入调料,一个方向搅拌,搅拌成馅料。等面发好后,姥姥这就要开始包包子了。我有些迫不及待想和姥姥一起包,可姥姥却要我仔细的看一遍再做。
只见姥姥先把包子皮放在手心,然后用筷子夹了一些馅放在包子皮里,她左手托着包子皮,右手则从右至左把包子皮面捏上,捏的时候还要打褶。看完姥姥包的过程我信心大增,觉得包包子并不难,于是就信心满满、满怀期待的开工了。
我先拿起一块包子皮学着姥姥的样子包起来。可我没想到包子馅就像淘气的小孩一样,我往右边捏,馅料就从左边冒出来,往左边捏它又从右边冒出来,气得我用双手一起捏,包子却在中间裂了一个大口子,好像在张着大嘴笑我呢。这时我非常生气。看到我这狼狈的样子,姥姥也笑了起来。我不服就又做了一个,这次馅虽然没有露,但由于包子皮与放入的馅料比例不对,馅少面多,所以包成个葫芦了。当我看到那个丑陋的包子时,我的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一样非常沮丧,不想学了。这时,姥姥亲切地对我说:做什么事情都不要灰心,你刚才是比例不对,调整一下就好了”。听了姥姥的话,我信心大增,一步一步细心的包果然包的一个比一个好。看着自己做的包子一个比一个好,那种成就感从里而外的散发出来,我从中也体会到了那句“功夫不负有心人”的含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