承受为话题的作文(精选3篇)

承受为话题的作文(精选3篇)
时间:2022-12-17 17:13

  第一篇:承受为话题的作文

  顺其自然健康成长

  花为什么谢了呢/我的热烈的爱把它紧压在我的心上/因此花谢了/琴弦为什么断了呢/我强弹了一个它不能胜任的音节/因此琴弦断了……

  泰戈尔的这几句诗看似简单,却揭示了一个不可辩驳的人生哲理:凡事都讲求顺其自然,让生命自然地释放能量;不能急功近利,也不可拔苗助长。

  花开花谢自有时,造化总是把最宜人的美丽适时适度地创造出来。养花者都知晓适得其度才是最好的,浇水、施肥、剪枝、除草要把握好分寸;否则,可能出力不讨好,造成花儿枯萎凋零。

  生活也一样。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道承压底线,尽管标准不一,但当压力如洪水般冲垮了那道底线,生命之堤也就崩溃无疑了。

  我们会不时读到一些令人深思的新闻报道,如某某中学的某名花季少年原来活泼开朗、刻苦勤奋,成绩名列前茅;可是,由于在巨大的升学压力面前对自己的学习现状不满,加之亲人对其期望过高,他就不断自我加压,结果身心俱疲,成绩反而下降了。更有甚者,因压力过大而日益焦虑,最后或自闭抑郁,或自暴自弃。究其原因,是因为他们患上了压力上瘾症,不懂得让生命自然地释放能量。

  当今,人们之所以易得压力上瘾症,是因为很多人名利之心太重,且急功近利、贪多图快,不顾实际地盲目大干快上,自然容易违背客观规律,或突破某种底线,最后适得其反、事与愿违。这其实是很简单、很好明白的道理,但很多人就是不明白或者不遵从,以致利令智昏。

  一张一弛,文武之道。为什么要张弛有度呢?因为这样符合自然规律。太放松了,懒懒散散、磨磨蹭蹭、麻痹大意、稀里糊涂,自然是不行的;而如果一味地紧绷神经,容易导致神经异常,使正常的判断力、洞察力受影响。就像一条皮筋,老是紧绷着,时间一长就没弹性了。没弹性的皮筋就失去了它的功能。所以,人们要懂得张弛相谐、动静结合。

  总而言之,我们要知道适时适度地变易,不能一条道走到黑,不能头碰南墙不转弯,不能为了吃枣子而不顾马蜂窝。只有这样,才符合自然之道。符合自然之道,生命才能蓬勃,人才能稳健地走上成功之道。

  第二篇:承受为话题的作文

  承受谱大业,坚忍见花开

  康嘉颖

  古人云:“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智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,所以动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得能。”由此观之,古之成大事者,必然承受了常人所不堪之苦难与背负。在极度苦楚与艰辛条件之下,他们的意志才得以磨炼,精神才得以升华,于是得见冬寒转暖,大业始成。承受,是一个人面临苦难压迫的砥柱,更是一个人搏击长空的平台,承受谱大业,坚忍见花开。

  艰难方显勇毅,磨难始得玉成。承受,意味着不改心中信念。

  当你屹立于山腰,迎难而上,有人劝告你说:“你无法抵御风暴”,而你仍然大步向前,步履坚定,回答道:“我,就是风暴。”这便是齐广璞,那位杰出的运动员。当他离“满贯”只差一步之遥却数次擦肩,面对外界流言甚至一度离开国家队之时,他选择了承受,承受过去的失败,承受恶意的话语,承受自我的怀疑……终于,意志战胜了所有,他回归锻炼,重振旗鼓,不懈拼搏。终于搏得了他梦寐的最后一块金牌。这,便是承受的力量。假若他那时不堪压力,我们便再见不到这位神采卓然的冰上达人了。

  天地之功不可苍促,坚毅之业当累日月。承受,意味着抵抗外界吩扰。

  “我的梦想有两个,一个是杂交稻下乘凉梦,一个是杂交水稻遍布全球梦。”在杂交水稻初问世之时,业外人业士持有诸多怀疑与不确定,甚至有人戏称袁隆平的产品是“三无稻”,面对诸多质疑,袁隆平并未与之直面硬争,而是选择了承受,承受流言,承受不认可,潜心钻研,用实力战胜怀疑,用成效赢得认可。因为承受,他的杂交水稻终于享誉世界。

  宝剑锋从磨砾砺出,梅花香自苦寒来。承受,意味着坚守矢志理想。

  这种坚守,是北大新生钟芳蓉抵抗质疑,毅然报考考古系;是庞众望承受生活的不裕和家人的疾病负担然致力学习;是江梦南自小忍受耳疾,仍不辍发声与进取……正如置身于沙地中的仙人掌,无声但有无穷的生命力量!

  梁启超先生言:“纵有千古,横有入荒,前途似海,来日方长。”青春充满未知,春春充满激情,青春蕴藏着无限可能。去承受,去体悟世界,去感受人生,大业将谱,花开待见!

  第三篇:承受为话题的作文

  承受之舟,亦可远航

  张晶晶

  花儿为什么谢了呢?我的热烈的爱把它紧压在我的心上,因此花谢了。琴弦为什么断了呢?我强弹了一个它不能承受的音节,因此琴弦断了。可我们的人生不可以像花儿、琴弦一样因无法承受而逝去,承受将引领我们远航。

  承受之舟,载诗仙遨游历史长河,万古长存。

  在李白的人生中,他遭人诽谤但却“仰天长笑出门去,我辈岂是蓬蒿人”;他道行路难却又“长吟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”。难道李白承受的苦难比屈子、陶潜少吗?这样一块宝玉,承受了小人的诽谤,上天的妒嫉,但却酒入愁肠,七分化为月亮,三分酿成剑气。历史的雨没有下进太白的灵魂,他乘着承受小舟云游山川湖海,最终成就一代谪仙人。

  承受之舟,领游侠踏遍祖国河山,成就理想。

  徐霞客出身于一个富庶之家,自小便立下“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”的旅行大志,但他这一路上,遍布坎坷与荆棘。面对《水经注》中长江的干流之惑,徐霞客一行人跋涉三年之久终于解开了这一谜惑,可大众却对几百年来的认知感到迷茫。当徐霞客渐渐老去,他也从不后悔选择的这条路。承受之丹载游侠遨游山河,最终奠定了中国地理事业上的辉煌。

  承受之舟,载我中华少儿郎驶向光明的未来。

  我们的祖辈承受了西方列强的枪林弹雨,我们的父辈过着了缺衣少食的生活。新时代的少年们当坚忍品性,磨砺意志,以承受之舟,让我们的人生坦荡而充实。如今的时代,正以一种强劲的冲劲而昂扬向上。从1921年到2021年,中国站在了建党百年的新起点上,在这背后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辛苦付出,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埋头苦干,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受的品质在传承。新的时代已经到来,少年们当接续先辈们的接力棒砥砺前行,创造出新的辉煌成就,营造出向看向美向真的社会环境,最终为祖国写下更加光辉灿烂的历史篇章!

  如果承受有态度,它听起来会不会像贝多芬的田园和英雄?如果承受有颜色,它看起来会不会像梵高的《响日葵》和《星空》?承受生活上的磨难,成为坦荡而热烈的存在!

Copyright © 2017 www.zhaowentai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找文台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22014531号-4

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