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篇:九九重阳节作文500字
六年级六班叶佳佳
“人生易老天难老”岁岁重阳,今天重阳,战地黄花分外香。一年一度秋风劲,不似春光,胜似春光,廖廓江天万里霜。这是毛泽东的《采桑子。重阳》。
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来了,这一次的重阳节可真不一样!
晚上,第一节晚自习的上课铃声响后,袁老师带着她的烧水工具来了。她把水壶里接满了水,又把插头插上后,便开始给我们讲重阳节的来历。
农历九月初九,双九节,老人节都是重阳节的名称。古老的《易经》中把“六”定为阴数,九定为阳数,九月初九,明逢九二阳相重,“故称”重阳也叫重九,是为纪念老人和尊敬长辈。
从战国时期已经形成,到了唐代,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,已经有2600年了。九九重阳因为与“久久”同音,九在数字中最大,代表生命长久,健康长寿。
这个时候,水烧开了,袁老师将烧开的水倒进了一个装有菊花和枸杞的玻璃水壶里,然后又重新烧水了。
重阳节还有许多趣事:赏菊。登高。佩茱萸。簪菊花。放风筝。吃重阳糕。饮菊花酒。
菊花又名黄花,属菊科,菊花是长寿之花,赞凌霜不屈,重阳节还称菊花节,而菊花又称九花,赏菊也是一部分。
刚好,另一个壶水也烧开了,两壶菊花茶都泡好了,我们就开始排队倒菊花茶。
今天的重阳节真不错!
第二篇:九九重阳节作文500字
树德小学王欣怡
九九重阳节,因为与“九九”同音,在数字中九最大,所以有生命长久,健康长寿的寓意。
农历九月九日又称,双九节,老人节。故称,重阳,重九。每当这一天,总会有许多人在远处,不能回家看望亲人,就像王维一样,只能登到最高处思念家人,又会想到两句诗,“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”。
正是重阳节这天,我们所有人一起喝了袁老师给我们泡的菊花茶,一说到菊花茶,大家就会想起菊花的别名,延寿客,看见正在烧的开水,像热锅上的蚂蚁。心里还带点激动呢!不一会,袁老师黑板上的知识讲完了,看见已经有的同学已经拿好杯子准备往上冲了,两只脚已经露出了课桌,从讲台上看,都能看到整个身体了!袁老师开始叫一组一组地去倒茶,看到后面同学渴望喝到的眼神,我心情越加激动!
不一会儿,水壶里的菊花茶慢慢见底,袁老师又倒了一壶,就这样,不知倒了多久?我们才喝够。拿到菊花茶,浓浓的味道飘满整个教室。慢慢喝下去,感觉心情都暖了许多。
重阳节有许多习俗有登高、插茱萸,吃重阳糕、喝菊花茶等习俗。有一句诗“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”。诗句正是这些习俗的写照。
毛泽东曾说“人生易老天难老,岁岁重阳,今又重阳”。今年又是一年重阳节,不知大家有没有吃重阳糕呢?
第三篇:九九重阳节作文500字
六年级六班贾珂瑜
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
一一题记
今天我第一次过了重久节的习俗一一喝菊花茶,我们吃完了饭,我告诉小邱,今天一定会举行活动的,不管是大活动,小活动,因为今天是9月9日重阳节,他非常激动,说了一声耶。
但都到晚自习了,还是没有活动,甚至连活动的影子都没有出现,小邱变得有一点点失落。
天空一声巨响,袁老师闪亮登场,可是他没有带语文书,后面跟着几位同学,他们手里各抱着一个壶,袁老师手里拿着一盒菊花茶,全班同学一下子欢呼起来,都把杯子拿了起来,准备享用菊花茶。
袁老师,往茶壶里灌满了水,水一会儿就开了,哦,在之前,她还放了一些菊花茶,袁老师,一边泡茶,一边分享我们的作文,分享的两三片,袁老师就会幽默的说:“好,水开了,来中场发福利了。"
我们都笑了,都喝上了美味可口的新鲜的正宗的菊花茶,我成了全班的亮点,因为我是世界上第一个用奶瓶喝茶的人,我也哭笑不得。
我们都喝上了菊花茶。
茶一一很好喝,我喜欢喝菊花茶,更喜欢重“九”节!
第四篇:九九重阳节作文500字
六年级六班杨鑫蕾
“人生易老天难老,岁岁重阳,今又重阳,战地黄花分外香……”听到了毛主席的这一首词《采桑子·重阳》,就知道重阳节来了而今年我在我们班过了一个不一样的重阳节。
今天是重阳节,我本来以为和以往一样,就是上课而已,谁知道上课后,袁老师让我和另外两个同学,一起洗三个罐子。一个放在办公室,其他两个放在教室,我们一边洗着罐子,一边想袁老师会拿这些罐子干什么呢?想着想着就洗完了。我还是一边想一边走回了教室。
回到了教室,袁老师把讲台向窗户那一边移了一点,插上了一个电插板,又在电插板上插上了一个电热壶的底座。我终于想通了,原来袁老师是要用电热壶泡茶。
首先,袁老师先用瓶子接了一满瓶的水,接着再放在电热壶的底座上,慢慢等待着水煮开。在这个漫长的等待中,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些关于重阳节的知识。
重阳节又叫老人节,双九节。古老的书籍——《易经》,在文中记载:九是阳数,九月九,双九相逢,是一个十分值得记住的日子。
听完了这些知识后,水煮开了,袁老师放了一些枸杞和菊花,泡好了以后,我们后面的两组没有,袁老师又煮了一罐,而这一次,袁老师,把同学的作文拿出来读,让我积累了一些写作的方法,可是下课铃响了,我们也就结束了这次活动。
这次重阳节,我不仅喝了茶,还品了同学们对长辈的爱。